生态环境部: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数量和面积实现“双下降”
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|
|
- 发布日期:2023-04-27 12:27
- 有效期至:长期有效
- 防盗安防商机区域:全国
- 浏览次数:17

|
详细说明
生态环境部今天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我国生态保护监管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有关情况。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依托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,生态环境部指导天津、河北、江苏、宁夏、四川5省(区、市),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工作。2022年持续开展“绿盾”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,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纳入监管,严厉打击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。目前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重点问题数量和面积实现“双下降”,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。配合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持续推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。联合中科院开展2015—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工作,调查评估表明,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,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。
【温馨提示】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,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如有涉嫌抄袭/侵权/违规内容请联系QQ:275171283 删除!